广东鸿运国际集团有限公司

新闻动态公司新闻

智能制造风潮下 引发裁员风波?发布时间:2015/4/20 16:06:11

    日前,家电巨头美的曝出了“裁员”风波。有美的员工向媒体爆料称,其所在部门突然下发了岗位调整通知,而在他们拒绝离岗后,公司以旷工为由解除了劳动合同。事实上,近两年大型家电企业均在尝试生产线的“机器替代人”,而“通过自动化设备减员增效”,也被一些企业看成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家电企业的变相裁员是否与生产线的机器替代有关?站在工业4.0风口上的家电企业,距离真正的智能制造还有多远?

          裁员与机器替代无必然联系

         近年来,海尔、美的等家电企业在尝试“机器替代”的同时,也通过不同形式的裁员实现了“瘦身”。仔细梳理不难发现,近年来关于家电企业的新闻,“裁员”是关键词之一。2014年6月,海尔首席执行官张瑞敏曾表示,2013年海尔完成裁员1.6万人,2014年海尔将再裁员1万人。而另一家电巨头美的更是提出了3年以后实现2000亿元销售目标的同时,人员数量下降30%的目标。


  伴随裁员同时发生的,便是近年来在人力资本、招工难、提高生产效率等多重因素影响下,家电整机及上游零配件企业在生产制造环节不断尝试的“机器替代”。尽管美的、海尔等企业相关负责人都曾在公开场合阐述“通过自动化设备减员增效”的想法,在一些家电业内人士看来,裁员与生产线机器替代并无必然联系。家电行业专家罗清启就对媒体示,海尔裁员的主要原因是取消中间层,实现生产制造到用户端到端的变革。“就机器替代而言,生产线改造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尽管某些环节用机器替代了人力,但工人向技术方向转岗才是目前家电企业普遍的做法。”罗清启说。


  身为广东小家电制造龙头企业之一的广东鸿运国际集团执行董事许志勇也表达了不同的看法。他告诉媒体,智能制造是中国家电业的必然趋势,“以海尔郑州空调工厂为例,机器替代后,生产线可以节省50%以上的人力。鸿运国际集团在接下来的发展中也将紧随国家战略方向,结合鸿运国际自身实际的情况在智能化生产上达成自我的转型升级。”许志勇说。

  处于智能制造萌芽阶段

  机器替代只是智能制造的萌芽阶段,中国家电企业要想借助智能制造的东风飞起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据了解,随着近年来大型家电企业不遗余力地进行生产线自动化改造,目前机器替代在很多企业并不新鲜,只是内部人士通常将其称之为“机械手”。

  媒体在采访中了解到,鉴于生产线的复杂流程,这种“机械手”并非适用于每一个环节。据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测试技术研究所所长鲁建国介绍,综合考虑生产成本、生产效率及管理质量等,目前家电企业的机器替代,主要集中在劳动强度较大、有污染、危险程度高的前端和后端环节。

  观念是最大阻碍

  家电企业的观念仍然处于启蒙状态,自动化设备几乎全部依赖进口等因素也阻碍了行业整体智能制造水平的提升。媒体在采访中了解到,2014年以来,一些国际消费电子巨头将工厂迁出中国大陆,这其中固然有人口红利逐渐消失造成的成本优势下降,但在刘斌看来,全球制造企业对于智能制造的疯狂竞赛,才是产业转移的主要原因。

  目前我国家电企业的智能制造至少面临三个层面的困难,其中观念上是最大的阻碍。在许志勇看来,我国家电企业的智能制造观念仍然处于启蒙状态,距离德国企业“打造一个工业4.0的开放式文本”观念还有很大差距。

网站地图